报考研究生应满足以下条件:
1、持有国家认可的本科学历的应届毕业生。
2、具备国民教育系列(包括统招、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等)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者。
3、取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并在毕业后满2年或更长时间,具备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同时符合招生单位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能力要求。
4、持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的结业生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在籍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获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对于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或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的人员,还需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
MBA考研属于管理类专业考研,需参加管理类联考,包含综合能力和考研英语(二)两门科目。综合能力部分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
MBA考研复习策略:
1、数学
数学基础部分共75分,主要测试考生的运算、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进行。数学基础自2007年后调整为四个部分:算数、代数、几何、数据分析,共25题。
考试内容涵盖初高中数学,大家熟悉,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长时间未接触导致知识点遗忘,要想获得高分,数学部分需尽可能满分或接近满分。虽然题目不难,但简单题易出错,追求速度可能导致正确率下降。通过大量练习提高正确率是关键。
数学复习重点在于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打基础期(4月初-7月底)需回顾知识点,理解并掌握牢固。强化训练期(8月初-9月底)需认真做真题,分析知识点、出题意图,提高解题速度。模拟题和真题反复练习,回顾核心知识点。考前研究真题和错题,分析出题依托和考点。
2、逻辑
逻辑推理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主要测试考生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不考查专业知识。
逻辑分为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演绎推理题目重在技巧运用,掌握方法后较为简单。非演绎推理题目难度较大,需研究真题、熟悉出题思路。建议复习时注重深度,打牢基础,总结易错点,提高解题速度。
3、写作
写作部分共2题,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和论说文(35分),共65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测试指出和分析给定题干在论证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的能力。论说文主要测试语文功底和写作素材积累。平时多阅读、积累素材,提高审题立意能力。
4、英语(二)
1月-6月中旬
此阶段重点为单词记忆和语法知识学习。
单词
---
首先,我们需要对大纲词汇进行至少三次的复习。第一次复习时,应从头至尾仔细梳理一遍。可以使用单词书,将已知的单词划去,并重点记忆剩余部分。务必细致入微,每个单词都应结合例句来加深理解。对于使用纸质书籍背诵的同学,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例句;而使用单词软件学习的同学,软件中通常已配有例句。在每一轮的记忆中,将已掌握的单词划去,这样会感觉越来越轻松,因为需要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少。同时,请大家密切关注老师的微信朋友圈,老师会定期更新单词记忆卡片和英文素材阅读。建议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老师每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整理。
从6月中旬到9月中旬,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复习阶段。主要任务是以真题为中心展开复习。在此阶段之前,请大家不要急于做真题(前期是打基础阶段),因为真题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教材。在这个阶段,重点练习阅读。由于暑期集训营和系统阶段将同时进行,老师的讲义也主要是真题。在上阅读课之前,先不要做真题,先跟随老师的课程学习,课后进行复习和精读,包括词、短语、句子和题目,至少过三遍。这三遍的重点不是选择答案,因为第二遍时答案已经记住了,没有意义。关键是要多看正确和错误选项,分析错误原因,理解出题者的思路。这个阶段,部分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能会觉得题目不够练习,可以尝试做英语一的真题,但不要沉迷其中,只将其作为辅助练习。
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是翻译和作文,同时辅以完形填空的练习。课堂上,老师也会教授作文模板或相关知识,大家需要课后进行大量的背诵、记忆和练习。翻译方面,在听完老师的课程后,继续练习真题的翻译,包括翻译真题和阅读材料中的段落。
从10月中旬到12月,这个阶段有三个重点。首先是作文,需要继续加强,在老师的模板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将模板变为个人专属的模板,同时积累许多亮点词汇、短语、重点句型和谚语等。其次是模考,一定要参加,并将每一次模考视为真题演练,认真分析模考题,课上老师会有讲评,跟随老师的课程学习。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跟随课程学习就足够了,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额外增加几套模拟题进行练习。最后是查漏补缺,回顾总结,需要拿出以前的笔记,重新过一遍重点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