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1、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2、笔试涵盖《小学综合素质》和《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两门科目,面试则考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尤其是小学语文方面的内容。
3、所有小学科目的笔试内容相同,均为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面试时则根据不同科目有所区分。
4、官网对小学面试的详细介绍
5、小学笔试两门科目的具体考察内容包括:
6、科目一《小学综合素质》主要测试考生对职业理念、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的掌握。
7、科目二《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理解。
8、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的题型如下:
9、《小学综合素质》: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
10、《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
11、教师资格面试考试采用结构化和情境模拟的方式,包括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
二、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考题及答案
1. 为教学培根的《谈读书》一课,教师计划通过以下哪篇同样与"求知"有关的作品进行导入?
A. 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C.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1.【答案】A。解析: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问题,突破过去早已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故本题选择A项。
2. 学习鲁迅《阿Q正传》,教师讲解"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头顶上了"一句的修辞手法,并补充其他例子引导学生学习,以下合适的是?
A. 李白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施耐庵《景阳冈打虎》)
B. 如果出到高潮,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并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隔壁的房间,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鲁迅《孔乙己》)
C.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底层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冰心《谈生命》)
D. 那树有点佝偻,露出病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烟花一样繁密。(王安忆《那树》)
2.【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例句为夸张(超前夸张)。A项为夸张;B项为借代,"短衣帮"代指劳苦的劳动人民;C项为拟人;D项为拟人、比喻。故本题选择A项。
3.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教学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A.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B.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C.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尤其是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D.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标的理解。C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故本题选择C项。
4. 教科书中《爱莲说》设置了以下一道练习思考:"《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境界?"对思考练习的分析,下列不恰当的是?
A. 强调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B. 鼓励学生展开对话,表达个人观点
C. 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提升整合能力
D.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会质疑探究
4.【答案】C。解析:思考题中"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感受"花之君子”——莲的美好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同学讨论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境界?"这个问题,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展开与文本、他人的对话。C项中"引导学生理解概念"违背了练习的审美探究的初衷,仅从"花之君子"的字义上去理解,未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学性特点。故本题选择C项。
5. 阅读以下《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回答问题。
师:感谢三位的精彩朗读,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1:学生的第一问应该读出"12115"的语气,刚才朗读者的声音显得低了。
师:他说要读出12115的语气,同学们同意吗?
2:不同意。因为这问之前的语境是“亲”愁苦地望着“我”,所以应该是声音低沉些。
师:好!请你朗读这句,体会一下。(学生动情地读。)
师:那么,读第3、4节,"亲"感动我们的主要是什么呢?
3:对“我”学习的关心,对“我”的疼爱。
4:对“我”友情的尊重,对“我”做法的理解。
5:这样的“亲”值得《羚羊雕》中的“亲”学习。(学生笑)
6:对“我”的宽容和尊重。这样的“亲”真了不起,你看,就因为我把“承”少写了一横,"亲"就将“承”改为“成”字,很让人感动。
师:同学们品味得很到位,第8节还没有同学分析。让我们先把第8节读一遍。
以下对画线部分的评价,有哪一项是恰当的?
A.通过让学生点评学生的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
B.教师不直接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评价,而是把问题抛给另外的学生,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C.学生思维活跃,迁移能力很强,课堂上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迁移思维。
D.教师对学生在不同角度理解课程内容的方式没有给予恰当的肯定就进入下一节内容。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教学评价。教师有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此选择D选项。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考点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4)促进学生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办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将教育目标落实到教学之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学生为本和全面发展
学生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质是学生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学生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能学生的发展要求从生理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化发展三个方面
生理健康发展:生理理健康的成长,生理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所需的能力发展,主动发展。(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社会化发展: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生理缺陷等歧视学生
教育之本在于学生,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学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要求:中学教育必须以中学的发展需求为本,必须以中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本,必须以全体中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本。“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所有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教育机会均等,要求公正对待学生,不因任何原因,给予学生相同的教育机会。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分阶段教育:学生的才能有高有低,因此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学生的才能高低来逐步分配。
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潜能不同,因此给予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有利于发展的教育机会。
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1)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和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3)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
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
④提升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
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能性教师学习的内容:
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和阶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求:(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
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宽广的知识视野。要获得专业的终身发展就要终身学习,可通过正规、非正规、校本专业教育发展。
方法有:专业知识学习,教育反思,教育研究。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
(1)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2)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3)讲思路:培养好学习习惯;(4)讲科学:发展好教研能力。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②民主师生关系的建设者③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④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⑤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2)教师职业的价值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对他者: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三、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科目一二三分别是什么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分三个科目:
科目一是综合素质,考查基础的文化常识和思想道德修养,题型有选择题、主观题以及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作文;
科目二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考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
科目三是学科知识与能力,顾名思义是对所考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实践理论的考察,同样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
所有科目的卷面分都为150分,出成绩时会加权转换为120分,70分即为合格,也就是说,大家的卷面分要有90以上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29道选择题,1—16题为教育类题目,17—25为综合性考察题目,26、27为计算机操作题目,28、29为考察逻辑性的题目。综合性考察题目不易掌握,容易失分,要保证教育类题目尽量拿高分,这样才能提高通过的可能性。
3道材料分析题,为30、31、32题。30和31题与教育类相关,32题设计到综合素养,与阅读分析能力有关。备考时需主要背30题和31题,要写清主要要点,在答题时,分点答题,写的有条理,判卷时老师会按点给分。
一篇作文题,为33题。作文题需要注意的点是,作文不能再像之前的方法从学生角度写了,要从教师的角度入手,将主题写到教育方面上,作文命题时也要从教育、教师事业的方面入手,一定要确保字数符合要求,结尾点题即可。
21道选择题(1—21),4道辨析题(26—29),2道材料分析题(30、31)
选择题要多做题,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其中有很多题不需要背,是常识性的问题。在辨析题时,及时无法分析出原因也要写上正确或者错误,这两个字是有分数的,千万不要不确定就空着题。这门学科复习的重点要放在辨析题和分析题上,同时,各教育学家的主要观点及著作也不能忽视,一般参考资料上都会有总结,照着背诵即可。
小贴士:在写分析题时遇到一个知识点都回忆不起来的情况不要慌,可以去前面的选择题中找相关的知识点,整理成自己的答案并结合材料分析。只要不空题就会有部分得分的,大家不要忽略这几分,往往可以对通过这门考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小技巧:在解答问题时,材料的结合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答题时可以参照以下模板:知识点+结合材料回答,分点呈现,确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同时,书写整洁、清晰也将为你的分数加分。
科目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在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涉及高中语文的相关知识。如果你具备高中语文的基础,那么这部分内容对你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育类相关部分主要涉及课程设计,也就是教案,以及一些教学方法的问题。在教育学类考试中,你可以通过研究真题和背诵模板来准备,将基础知识与材料相结合进行回答。
在编写教案时,务必注意教案的格式设计。避免无分段、无要点地撰写一大篇文字。教案部分应全面涵盖,包括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讲课过程(导入、讲解、过渡、结语)以及本节知识内容的总结。如果不确定如何设计教案,可以采用表格形式,这有助于条理化,让评卷老师更容易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
小技巧:教案部分所占分数较高,因此要注意控制答题速度,为后续编写教案预留充足的时间。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适当减少每个部分的篇幅,但绝不能遗漏任何部分。教案必须完整,有头有尾,如果缺少一部分,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