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试种类概述
1、国家公务员考试涉及中央部委及直属单位,如国税、海关、检验检疫等,以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如证监会、银监会等。报名通常在每年的9至10月,考试则在11月或12月进行。
2、省考主要面向地方单位及乡镇公务员,法检系统也常在此类考试中招录。县、市、省一级单位由省统一命题,考试时间各省不一,通常在国考之后至次年3月。
3、部分地方法检系统会有单独的考试,时间不固定。
4、事业单位考试由各单位自行组织,涵盖不同级别,既有单位自主命题,也有委托其他机构命题,时间同样不固定。
5、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中公教育。
二、公务员考试信息解析
1、公务员考试主要包括省考和国考。
2、以2015年下半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为例,公告预计在8月左右发布,笔试考试则安排在9月。
3、关于2015年下半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尚未公布,可参考上半年的考试大纲。
4、具体时间安排可参考上半年公务员考试时间表。
5、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16日8时30分至3月23日14时30分。
6、资格审查时间为3月16日8时30分至3月23日16时30分。
7、缴费及确认时间为3月16日8时30分至3月24日24时。
8、考试科目安排为8:00至9:3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9、请关注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获取最新招考信息。
10、如有问题,请随时咨询。
11、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咨询。
三、公务员考试科目题型详述
1、公务员考试主要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行测题型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五大专项。申论题型则包括提出对策、归纳概括、贯彻执行、综合分析和申发论述。
2、常识判断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3、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包括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4、数量关系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5、判断推理包括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6、资料分析由统计性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7、提出对策主要测试应试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归纳概括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文章的理解,归纳文章重点内容及提炼信息的能力。
9、综合分析考察应试者对文章整体的把控,分析其中的原因、问题、结果等。
10、贯彻执行通常是应用文写作,注重测查写作能力和对公文格式的把握程度。
11、申发论述即大作文,考察应试者对整个材料的整体把控,观点的提炼以及写作能力。
12、以上为公务员各科考试题型详解。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内容介绍
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00分。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2、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这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文字表达能力——这一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指定的语言,对事件或观点进行精确且合理的阐述、说明或解释。
3、针对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机构,且职位涉及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种非通用语的考生,将需额外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4、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分支机构特殊专业岗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岗位的考生,还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可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官方网站的考录专题页面查询。请注意,相关价格信息已根据要求进行了上下浮动10%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