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涉及哪些科目
笔试部分包含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遵循分类分级的考试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课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题,申论为主观题,每科满分均为100分。具体考试大纲可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针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分别设计试题。所有报考者必须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针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的日语、法语、俄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阅。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阅。
2.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定于2020年11月29日。具体安排如下:
11月29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时间为:
2020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0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
考试将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部分较大城市设立考点。考生需按照准考证上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携带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
3.成绩查询。笔试结束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确定各类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并对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以及特殊专业职位等给予适当倾斜。
考生可于2021年1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笔试成绩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的笔试成绩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布。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低于规定面试比例的招考职位,将面向社会进行调剂。调剂公告、职位及相关事宜,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
招录机关负责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工作。面试时间、地点等具体事项,详见招录机关在本部门网站和考录专题网站上发布的面试公告。面试时,报考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学校或者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机关有权取消报考者参加面试的资格。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考录专题网站下载、打印。
部分招录机关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设置情况和测试内容、分值比重等事项见《招考简章》或者招录机关发布的面试公告。
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结束后,招录机关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报考者的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以及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一般为: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15%。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包括哪些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科目主要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课程。
1、《行政能力测验》以客观题形式进行,均为单项选择题。试卷总题量省级(副省级)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省级(副省级)在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比地市级多5道题。
2、《申论》采用主观题形式,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一般都为5道题。前4道题为问答式,其中包含一道或两道应用文写作题(如发言稿、简报、短评、倡议书等),最后一道题以大作文的形式呈现。
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及总分数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只参加公共科目考试,国考总分数为200分
行测:考察题目全部为客观题,满分100分;申论:考察题目全部为主观题,满分100分。
二、部分需要进行专业科目考试的职位,国考总分数为300分。
行测:考察题目全部为客观题,满分100分;申论:考察题目全部为主观题,满分100分;专业科目考试:考察题目一般为客观试题,满分100分。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具体内容
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论作为评估从事机关工作所需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其试卷结构包括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及作答要求三部分。针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和市(地)级以下职位,考试分别设有两套试卷。
针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的申论考试,重点评估报考者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提出与解决以及文字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 阅读理解能力:需全面掌握给定资料内容,精确理解其含义,准确提炼事实蕴含的观点,并揭示其本质问题。
- 综合分析能力:需对给定资料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并作出合理推断或评价。
-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需结合自身经验或生活体验,在理解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和界定问题,进行评估和权衡,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措施。
- 文字表达能力:需熟练运用指定语种,通过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洁、流畅地表达思想观点。
对于市(地)级以下职位的申论考试,主要考察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贯彻执行、问题解决以及文字表达等能力。具体要求包括:
- 阅读理解能力:需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涉及的观点、事实进行恰当解释。
- 贯彻执行能力:需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高效完成任务。
- 解决问题能力:需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 文字表达能力:需熟练运用指定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此外,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等部门的日语、法语、俄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外语水平考试。而报考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相关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以及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公安部官方网站查询。